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坐11小时飞机后猝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坐11小时飞机后猝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飞机坠落人在空中就会死去吗?
飞机坠落人在空中,如果有降落伞等专业装备当然生存几率很大,如果没有防护措施,大概率死亡。至于是坠地死亡,还是空中即已死亡,主要看飞机坠落高度。
如果是两三千米以下的高度,乘客多半是摔死。如果是万米高空,乘客会有可能在空中即死亡。距离地面万米的空中,环境非常恶劣,只是通常我们呆在飞机舒适的内部,感受不到。首先是寒冷,像前些年川航驾驶舱玻璃破碎那个例子,机长说外面的温度只有零下四十度。然后缺氧,对于长期生活在低海拔地方的人士,在海拔三千米可能就会感觉到缺氧。再加上飞机故障本身带来的高度运动,甚至baozha等,人都有可能在空中即死亡。
不会。飞机发生事故,而不是人为击落爆炸。人,是不会无缘无故死去的。原因很简单,因为飞机上的装配很备全,只要熟悉操作方法,按程序进行自救,是安全的。
遇上事故发生,一定要沉着、冷静,善于观察周围环境,寻觅生存的机遇,然后,安全的处理,就是纸渺茫机会也要抓住,不可放弃。不能听天由命。
应该要撞击地面的时候才会去世,但是在空中心脏失blood,大脑缺blood缺氧的情况下,应该就昏迷了,没有意识了,应该不会有痛苦。2分钟8000米,8个G的过载,一两分钟就昏过去了。而且天上低温一般零下30度,自救也很难,也不必不敢坐飞机了,飞机的事故率很小。
大妈飞机上猝死,家属索赔80万,哪些原因可能导致猝死?
谢谢邀请!最常见的就是心肌梗死,在我国目前的急救链水平下,即便离医院很近,也往往来不及成功抢救。还是那句话:飞机不是医院,空乘人员不是医护,根本没有专业抢救和病情判断能力。能施以力所能及的帮助,已经是超出行业本份的善行了。家属提出大额赔偿要求,毫无道理,有讹诈嫌疑。你们应该了解自己家人的健康状况,符女士单独登机时,你们都跑那里去了?再说,符女士作为成年人,应该了解自己的病情,并对自己的判断和行为负责。
为什么飞机失事基本上都是全员死亡, 难道在失事前不能跳伞吗?
这里所说的“飞机失事”大概指的是民航客机吧,民航客机是不配备降落伞的,不管是机组人员还是乘客,都没有配备降落伞的需求。
欢迎关注兵器知识谱,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民航客机为何不配备降落伞的话题。相信很多读者在看到客机失事的报道以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:如果飞机上配备了降落伞,那么飞机失事以后,人员岂不是可以跳伞逃生?
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:降落伞的发明确实拯救了很多失事飞机的人员生命。比如说战斗机、轰炸机,当座机被击毁时,飞行员就可以选择跳伞,生存概率因此得以大大提高。
最著名的跳伞逃生飞行员就是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(乔治·赫伯特·沃克·布什),他年轻的时候是海军航空兵鱼雷攻击机飞行员,在二战中座机被日军击伤坠毁,而自己就是靠跳伞得以逃生的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:既然战斗机飞行员能够通过跳伞逃生,那为什么民航客机上的人员却不能呢?
答案就要从跳伞技能以及跳伞环境说起了,我们就先从跳伞技能说起吧:跳伞本质上是一种极限运动,只有具备一定技能水平的人才能熟练操作,否则即便有降落伞,生存的概率也不见得会得到提高。
下图为正在教官指导下进行跳伞模拟训练的女性战斗机飞行学员,仅这样的地面临空跳跃训练就需要做上千次,直到形成肌肉记忆为止才能进行下一步训练,很显然普通的飞机乘客是没有经过训练的,没道理让未经训练的人在高空跳伞中得到生存概率。
因此不管是战机飞行员还是空降兵,跳伞是一门必须通过考核并取证后才能上岗的技能,为了通过考核,他们需要经过非常专业和非常刻苦的训练。
可见跳伞并不是简单的从飞机一跃而下这么简单,按照美军跳伞证的等级划分,A级执照需要跳过25伞;B级执照需要跳过50次;C、D级两级执照分别为200次和500次(拥有D级跳伞执照就可以当教官了)。
更要命的是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适合进行跳伞训练,对于普通民众跳伞运动爱好者来说,只要没有做过外科手术、没有心脏病、没有贫血、没有潜过水(十天内),并且体重不低于45千克,不超过200千克就可以。
如果上述指标不达标,那么在跳伞逃生过程中,跳伞者最大概率会死于着陆前,而这些将会被算进跳伞事故当中,相当于航空公司需要承担“飞机失事”和“跳伞事故”两个责任。
再来说一说跳伞环境,民航客机除了起飞阶段和降落阶段以外,99%的飞行过程都处于巡航阶段,而巡航阶段往往是一个高度在8000米~12000米的高空中。
很显然,民航客机并不具备像战斗机那样拥有座椅弹射功能,所以想要在巡航阶段以外的飞行阶段跳伞逃生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下图为从10000米高空跳伞的极限运动爱好者,他穿着的装具如同宇航服,如果客机要为乘客配备降落伞,那么这样的装具也要为每人配备一套,这似乎是不现实的。
然而8000米~12000米的巡航高度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的“死亡地带”,就连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不可能无防护地在这样的高空进行跳伞。
在这个高度上,气温已经下降至-47℃,气压只有0.32兆帕,空气含氧量只有5.6%,远远低于20%的正常值。
只就意味着当无防护人员在这个高度上从机舱跳出时,不到10秒钟就会冻死,即便穿的很厚暂时没有冻死,在缺氧时间超过2分钟后就会晕厥,连开伞时间都不够。
如果一出机舱就开伞,那么长时间滞留于高空则会导致长时间缺氧,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,即使安全着陆了也活不了了。
上述前提还是针对身体健康的成年人,如果跳伞者是患病者、年老体弱者、未成年人、精神病患者等等人员时,绝对不可能在高空跳伞中生还。
这就是民航客机不会配备降落伞的原因,如果飞机失事了,还可以通过飞行员的努力尽力挽回飞机,历史上飞机失事后经过优秀机长努力挽回飞机的案例比比皆是。
比如说川航3U8633航班,在发生前挡玻璃破裂的糟糕处境中,机长硬是成功挽回了飞机,拯救了机上百余口生命。
如果当时飞机上配备了降落伞,机组人员组织乘客跳伞,那么死亡率可能超过90%,反正不是死在半空就是死在地上。
以目前人类航空技术水平来说,载客航空的安全性已经非常非常高了,根据1993年~2013年的数据统计,世界客机空难率约为470万分之一,也就是说每470万架次的航班中才会发生一起飞机失事,远远低于汽车的10万分之一,因此降落伞对于民航客机而言真的没有什么作用。
下图为严重损毁的川航8633航班客机,让乘客乖乖呆在座位上才是正确的保命措施,如果当时有降落伞且全部成功跳伞,那么大概率都会死在环境恶劣的高空和雪山上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坐11小时飞机后猝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坐11小时飞机后猝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